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港口物流
1.**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GDP达到1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进出口总额8512亿美元,居世界*四位。不断增长的巨大经济总量使物流需求与物流量快速增长。2003年由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物流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构成的社会物流总值达到29.5万亿元,同比增长27%,而港口是承担社会物流的主要集散地,特别是进出口物流的主要载体。
2.200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同比增长17.6%。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高出一倍,反映中国物流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物流成本过高,而港口物流处于同样的状态,港口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均达不到国际港口的先进水平,港口物流的水平往往是一国物流总水平的主要标志。
3.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港口都在向*三代港口发展,建成**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福州到天津的物流专线,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加工业的发展,并幅射周边地区,带动进出口贸易,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而现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配套的现代运输网络与**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总之,港口物流带动港口经济,港口经济带动区域经济,而区域经济带动全国经济。所以,港口物流举足轻重。
4.中国加入WTO以后,许多领域将逐步放开,包括物流服务,国外物流企业进入陆海空货运、商品分销、仓储服务等,而港口物流是竞争十分激烈的一个场所,对港口的制控权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取得了对某种经济的制控权。加入WTO,既给港口物流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与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港口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能物尽其用,真正起到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中国的港口物流任重道远,物流专线,前程似锦,在企业、中介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成为中国物流业的一个亮点,也一定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物流是一个具备资金实力做高门槛经营的行业,第三方物流公司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仅仅提供服务,而应扩展开来,甚至可以进行资本投资运作,即通过买断供应商的货物,从供应端运作,使双方风险共担。资本运作要求双方建立起诚信物流关系,在买断中,第三方都会与供应商或客户进行战略合作,这种战略关系决定了相互间合作的紧密程度、运作规模大小等等,从理念到运作都要通盘考虑。
所以,不管是企业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都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诚信物流关系一旦建立起来,战略合作伙伴间有很多成本是可以缩减的。比如供应商将货物发到第三方做配送,现在99%的企业接收货物都要逐一清点。例如一个12米的卡车,载货500件,从卸车到托盘化入库,假设处理一件货按1分钟计,收货环节要花费500分钟,人员、时间成本很高,浪费严重。如果是诚信合作,完全可以以发货通知单为准进行收货,直接入库,减少了接收环节的诸多管理费用,节约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
事实上,第三方和企业物流还没有形成强势合作,在作市场时,第三方往往低价吸引客户,合作关系确立后价格又逐步抬升。物流外包有一个显著特点,外包后如果中止合作,更换合作商的成本是高昂的,从而迫使企业被动接受这种缺乏诚意合作的行为。第三方物流应该通过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不断降低价格,这样的合作才会越来越紧密。
在目前的物流环境下,企业的物流需求也应该务实,较终目的是在合理的成本下完成物流活动。企业应立足环境提出要求,切忌在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时把标准抬得很高,后期又以此作为考核和评估的标准,这是不现实的。企业应该以合理的、双方能接受的、标准化的评估标准对第三方进行考核。国内物流服务水准差,兰州到天津的物流专线,价低;国外服务好,宁波到天津的物流专线,**,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物流公司,为企业做物流的费用实际上比企业自营物流的总费用还高。但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选择了外包呢?就是出于企业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