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物流业面临的新要求和发展对策
港口物流运营环境的新要求新的经济背景下,物流专线,港口物流需要在不断完善其传统智能,但就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的运营状况看,在服务理念、技术操作、战略设想等方面与现实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①现代物流需要港口物流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我国港口物流业大多还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淡薄。一般而言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利润。物流服务理念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本位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②现代港口物流需要以**作为其产业运营的支撑。
现代港口业发展过程中普遍运用**,体现在运营管理、装卸工艺等诸多方面。港口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将广泛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信息自动集成技术,信息交换能力的强弱将成为未来港口间的竞争焦点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关键;③经济**化背景要求港口物流有全新的战略意识。物流**一体化表现为国际多式联运,各大航运公司将运输能力从海上向内陆和空中延伸,天津到兰州的物流专线,从传统的海运承运人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一体化承运人方向发展,以追求运输系统内部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跟踪性,航运公司逐渐成为港口的投资主体;④航运联营体要求港口物流有被淘汰的危机意识。近年来**各大航运公司为提高港口运营效率纷纷组建战略联营体将联营范围从港口延伸到陆上设施,天津到晋城的物流专线,这种国际航运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将促进港口两较分化。因为大型船舶的营运成本很高,为降低运营成本,其接卸港口必须具备全天候进出、快速装卸、通关、集疏储运与配送等综合能力,所以**战略联盟对停靠港口和使用码头的选择将更趋集中,拥有良好地理位置和充沛运营能力的港口将吸引到更多的航运联营体,港口两较分化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实现港口物流化,天津到合肥的物流专线,将功能单一的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是现代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港口物流化是指港口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所处的经济环境特点,运用现代物流理念,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发展,形成一个以港区及广泛辐射地域为服务对象的综合物流网络。物流化的港口不再只有货物装卸的简单功能,由于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技术,将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汇集到港口,以便将货物转运到海外和内陆的广阔**去,这时港口成为交通运输枢纽,发挥着转运功能。然后以现代化的运输为主线,将仓储、包装、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多种物流功能集成化,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货物不仅能在物流网络上畅通流动,而且可根据顾客的需求,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开展流通加工服务,通过加工服务使货物在港口转运过程中增值,从而达到提升港口功能的目的。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较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等**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集疏运系统。
(4)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
(5)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